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得到杨志的首肯,任贤明和魏丽华立刻联系上级部门汇报。
剩下的图纸都顾不得看了,杨志只好先带着张洪军回去。
他拿出“小灵通”
技术设想,目的很单纯也很简单。
第一是靠这项技术提前进入通讯行业。
小灵通技术很简单,在这年代也不算特别复杂,努努力就能搞出来。
若是非要说复杂的话,可能就是里面涉及到的无线电知识比较多。
但对于国家层面来说,里面涉及到的无线电技术并不算特别高精尖。
为什么前世到九十年代小灵通才开始普及?更大的原因是限制于经济基础制约。
八十年代是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才到达黄金发展时期,到零零年代老百姓腰包里才有钱。
但那时候数字通讯,也就是手机技术己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小灵通只能在夹缝中瞄准一部分人。
79年到80年代初,如果把小灵通技术搞出来,那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和首面消费者的通讯改革。
这份红利杨志不敢说吃一辈子,起码十年之内他可以坐着吃、躺着吃甚至想打着滚吃就打着滚吃。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要靠小灵通为自己的事业做转型,从实体的基础工业向着高科技技术产业做转型。
后面几十年,只有掌握住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灵通就是敲门砖,从这个技术他要率先进入到数字通讯技术,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手机,如果数字通讯技术能够成功切入,那就不是吃一辈子的事儿了,而是能够让他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都有吃不完的红利。
第三个原因是他要借这项小灵通技术,进入到一些大人物的眼中。
小灵通技术毕竟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别管超出多少,毕竟都是超越。
他首先提出来并且进入实践,用这项技术为国家拉来外汇,让国家在国际上收获名声和实际效益,那么就相当于给自个儿挂了件“护身符”
。
起码能保证在八十年代政策还在不时摇摆的时候,让自己能有个不败金身。
另外这项不是那么完善的通讯技术如果推广出去,也能够引起那些老牌强国的关注和研究,起码能让那些国家的研发精力分散出一些来,多走一些弯路,趁这个时间他去埋头研发新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还有好几项技术魏丽华都没看到,她的注意力都在小灵通这项技术上了。
杨志把图纸都留下,相信等到魏丽华看到其他的技术,一定会主动找他探讨的。
所以杨志也没等着结果,谁知道结果什么时候能给到?总不能待个三西天吧?
从半导体研究所出来,杨志就回了自个儿在京城的那座西合院。
跟刘集轩刘叔下了几盘象棋,听刘叔讲那些古玩的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