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新帝的旨意,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沉沉地套在了靖北王府的脖颈上,却也意外地撕开了一道缝隙——一道在绝境中求存,在压迫下发展的缝隙。
“裁军三成”
与“粮饷自给”
的圣旨,在靖北城内引发了短暂的骚动与不安,但在王府迅速而有力的应对下,这股骚动并未演变成混乱。
告示贴出,言辞恳切,将朝廷的“体恤”
与靖北的“无奈”
昭告天下,姿态做得十足。
随后,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裁军”
开始了。
周震亲自操刀,名单经过精心筛选,那些年迈体衰、伤病缠身的老兵被优先“荣退”
,他们得到了比往常更为优厚的抚恤和一小块可供耕种的土地;部分非战斗序列的辅兵、工匠也被列入名单,转入新成立的“屯垦营”
或“匠作辅营”
,名义上脱离了军籍,实则依旧在王府的体系内,从事着后勤保障和生产工作。
一番运作下来,名册上的人数确实削减了三成,但真正一线的战兵,骨干犹存,战斗力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削弱。
只是,后勤压力确实增大了,许多原本由辅兵承担的工作,不得不分摊到战兵头上,或者以更低廉的代价雇佣民夫。
这一切,都被王府以“遵旨行事,体恤朝廷难处”
的名义,做得光明正大。
暗地里,萧彻协助王长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开源”
之上。
榷场的贸易被进一步扩大和规范。
借着“自筹粮饷”
的由头,王府成立了一个半官方的“靖北商行”
,由王长史兼任大掌柜,萧彻幕后出谋划策。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收取过往商队的税赋,开始主动组织商队,利用缴获自狄人的牛羊马匹、皮毛,以及北境特产的药材、矿石,前往西域乃至更远的地方换取粮食、布匹、铁料等急需物资。
甚至,一些经过伪装的、产自靖北匠作营的优质铁器(以农具、工具的名义),也开始出现在交易清单上,利润惊人。
萧彻更是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
他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和此世的地理志,圈定了几处可能存在煤、铁等资源的地点,派出精干人手,以“勘探荒地、寻找水源”
为名,进行秘密勘查。
同时,他大力推动军屯的精细化和多样化,不仅种植黍米,还尝试引种更耐寒抗旱的荞麦、燕麦,甚至在一些背风向阳的坡地,鼓励军户种植果树、饲养家禽,以丰富食物来源,增加抗风险能力。
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砥砺前行的氛围中流逝。
靖北王府就像一棵被巨石压住的古松,根系在黑暗中更加努力地向西面八方伸展,汲取着每一分可能获得的养分。
萧彻也在这巨大的压力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父辈羽翼下、凭借零星超前知识出谋划策的孩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