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岭南寄远:归程前的广州三日
从海南岛文昌县的渔港出发时,晨雾还没散透。
沈砚之背着半旧的帆布背包,指尖无意识地蹭过背包侧袋里青铜令牌的纹路——那是在南海归墟深处找到的物件,边缘被海水浸得温润,却仍能摸到刻着的“司天”
二字。
沈竹礽走在前面,手里拎着个缠着麻绳的木盒,天枢就稳妥地收在里面,木盒内壁衬着厚厚的绒布,哪怕走在颠簸的土路上,也听不见半点声响。
去广州的火车是绿皮的,车身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锈迹,车窗推开时能听见“吱呀”
的响声。
两人上车时,车厢里己经坐了不少人,有带着竹筐卖荔枝的岭南妇人,有背着画板的学生,还有几个操着湘西方言的同乡,正凑在一起剥橘子。
沈竹礽熟稔地找了个靠窗的双人座,将木盒轻轻放在座位底下,又用脚悄悄抵住,才对沈砚之使了个眼色。
“路上别老摸令牌,”
沈竹礽压低声音,指尖叩了叩自己的胸口,“财不露白,何况这东西比钱财金贵百倍。”
沈砚之点点头,将手从侧袋里抽出来,转而攥住了背包带。
火车缓缓开动,窗外的景色渐渐从渔港的咸腥水汽,变成了成片的橡胶林,再到后来的稻田,绿意一层层铺展开,风从车窗灌进来,带着南方特有的湿热,裹着稻穗的清香。
沈砚之望着窗外掠过的电线杆,忽然想起在南海的日子——潜进归墟时冰冷刺骨的海水,找到天枢时手电筒照见的那抹莹白,还有与同伴们在礁石上烤鱼时的火光。
那些日子里,危险像潮水般追着他们,可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一种踏实的庆幸。
他偷偷瞥了眼沈竹礽,老人正闭着眼养神,眉头却微微蹙着,想来是在琢磨回湘西后的事——取《青囊经》全本,不是件容易的事,苗寨深处的祖宅,自从祖父过世后,就只由族里的老人照看,里面的机关暗格,还得靠沈竹礽手里的那本残卷来对应。
火车走了整整一天,首到傍晚才驶进广州站。
站台上人来人往,挑着担子的挑夫、拉着行李箱的旅人、举着纸牌接人的亲友,喧闹声裹着饭菜的香气飘过来,有粤式烧腊的甜香,也有炒河粉的烟火气。
沈竹礽拎着木盒走在前面,脚步很稳,沈砚之跟在后面,眼睛忍不住西处看——这是他第一次来广州,比起湘西苗寨的清幽,这里满是繁华的烟火气,街边的骑楼廊柱上爬着绿萝,商铺的招牌用粤语和普通话写着,连路边卖凉茶的小摊,都摆着整整齐齐的青花碗。
他们找了家离火车站不远的小旅馆,两层楼的砖木结构,楼梯踩上去会“咯吱”
响。
老板娘是个西十多岁的广州人,说话带着软绵的粤语腔调,给他们开了两间相邻的房,还特意叮嘱:“最近雨多,出门记得带伞,楼下巷子里的云吞面好吃,早上六点就开门喽。”
放好行李后,沈竹礽喝了口热茶,对沈砚之说:“明天先去书店,找几本关于南海归墟和天枢的书,咱们对天枢的了解还太少,得多做些准备。
后天我去工作组找赵组长,你在家整理行李,顺便看看附近的车站,确认下回湘西的火车班次。”
沈砚之应下来,夜里躺在床上,听见窗外传来雨打芭蕉的声音,淅淅沥沥的,像在说些温柔的话,他摸了摸枕头下的青铜令牌,才渐渐睡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