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宛城战事,以黄巾请降、朱明接收十余万军民而告终。
然而,战争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另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却更为凶险的博弈,己在洛阳皇城的德阳殿中激烈上演。
左中郎将皇甫嵩的捷报与大捷奏报几乎同时送达。
捷报中,他自然将攻克宛城、阵斩赵弘等功劳大书特书,但在那份只有皇帝和重臣才能阅览的密奏中,笔锋却陡然一转,充满了忧愤与警示:
“……臣嵩顿首再拜:宛城虽克,然隐患深种。
别部司马朱明,恃陛下‘便宜行事’之旨,罔顾军纪,强行插手受降事宜。
其人野心勃勃,大肆收拢黄巾降卒乱民,动辄十数万之众,皆遣往荆州云梦泽隐匿。
其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等将,皆唯其命是从,眼中几无朝廷法度。
更兼其与黄巾旧渠帅波才、管亥等关系暧昧,所图非小!
臣观其行径,广蓄私兵,结交豪强,收买人心,恐非人臣之道。
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伏乞陛下圣裁,早做防备……”
这份密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朝堂上激起了滔天巨浪。
一首以来,以袁氏门生故吏为首的文官集团,与皇甫嵩、朱儁等凭借军功晋升的将领和清流官员都并非一路人,甚至多有龃龉。
但这一次,在“打压朱明”
这个共同目标上,他们瞬间找到了共鸣,形成了短暂的、却异常猛烈的同盟。
“陛下!
皇甫将军所言极是!
朱明区区一别部司马,竟敢擅权纳降,收容十数万反贼,其心可诛!”
“此例一开,各地将领纷纷效仿,岂不成了拥兵自重的藩镇?朝廷威严何在?”
“朱明出身微贱,骤登高位,不思报效皇恩,反而结纳匪类,广蓄私兵,非造反而何?请陛下即刻下旨,罢其官职,锁拿回京,交有司严审!”
攻讦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德阳殿的穹顶掀翻。
他们抓住朱明“擅纳降卒”
、“结交黄巾”
、“蓄养私兵”
等罪名大做文章,极力渲染其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
当然,朝堂之上也并非只有一种声音。
宗室老臣、性情相对宽厚的刘焉,出于减少杀戮、尽快平息战乱的考虑,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陛下,老臣以为,朱司马受降,虽略显专擅,然其初衷或是为了减少兵戈,保全生灵。
十数万人若能得以安置,于恢复南阳民生,亦非全然坏事……或许,可令其将降众妥善分散安置,不必急于治罪……”
然而,他的声音立刻被更大的声浪淹没了。
“刘大人此言差矣!
岂不知姑息养奸?”
“减少兵戈?我看是养虎为患!”
“宗室之言,岂可如此迂阔!”
刘焉被喷得面红耳赤,只得悻悻退下。
在一片喊打喊杀声中,也有冷眼旁观、心思深沉之辈。
譬如时任北军中侯的刘表,他冷眼看着这场风波,心中却是另一番计较。
他敏锐地察觉到朱明此举背后蕴含的野心——借此乱世,拥众自立,割据一方。
这让他不禁心生警惕,但同时,一丝隐秘的期待也随之升起。
“若朱明此事可成……岂非为我等日后做州牧行事,开创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