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而基本功,正是杜中宵所欠缺的。
虽然前世不是文科生,杜中宵还是背了些诗词文章,而且多是精品。
随便抄上两首,在这个年代传唱并不困难。
就像他偶尔抄了一篇《秋声赋》,不经意间就传了出去,梅尧臣还巴巴上门拜访。
但这种抄出来的文名,便如沙上筑塔,很快就会原形毕露。
便如欧阳修与杜经的联句,同样的情景,别人要与杜中宵做一篇怎么办?在文人之间,这种事情常见得很,没这个能力,跟别人也玩不到一快去。
这是文人的基本功,是文人的日常,那些传世名篇是在淘汰掉这些平庸之作才显出来的。
平庸之作作不了,出口即名篇,谁信?
想到这里,杜中宵有些后悔自己抄欧阳修的文章了。
隔断时间来几个梅尧臣这样的人物,自己非要露馅不可。
卖弄抄来的文采有风险,还是老实读书考进士才是正途。
见了杜中宵的神情,梅尧臣不以为意。
京城科举的时候,他偶然与杜循见过,记得是个一心功名利禄的平庸秀才,并没有多少见识。
这样的父亲教导出来的儿子,眼界又能高到哪里去?只是那一篇赋委安做得好,不只是文采,其间的豁达开朗,才是让梅尧臣欣赏的地方。
能做出这种文章来,必定不是凡夫俗子,那份胸襟是骗不了人的。
哪怕一时生活所困,为俗世所迷,终有奋发而起的一天。
见杜中宵不想在文学上多谈,梅尧臣心中理解。
一个小地方的穷酸读书人,见识有限,偶然做了一篇好文章出来,受人关注诚惶诚恐是一定的。
梅尧臣自小跟在叔父梅询身边长大,也是利用梅询的恩荫名额入仕,年纪轻轻便做了官。
只是他少年成名,科举之途却一直不顺,多次考进士都落第。
人就是这样,越是缺了什么,越是想得到,梅尧臣便就是这样,对科举中进士好像疯魔了一般。
去年欣赏这些少壮派官员的范仲淹到了西北,因为边帅有辟幕府的权力,让很多人生起希望,包括欧阳修和梅尧臣。
与在内地苦熬资历相比,到了边疆去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快速升迁,是一条捷径。
不过现实很快让他们失望,对曾经与自己共进退而被贬的欧阳修,范仲淹也只是辟为掌书记。
欧阳修自然不想到边疆去做个拟四六文书牍的小文官,婉言谢绝。
而曾经托欧阳修向范仲淹举荐自己的梅尧臣,也就此断了念想,并从此与范仲淹交恶,把希望寄托在了韩琦、尹洙等人身上。
梅尧臣正是在到西北无望,吏部派往湖州监酒税的时候,来到了这里。
仕途不顺,科举失利,诸般失意叠在一起,让梅尧臣对杜中宵这个在自己面前谦虚得过分的年轻人生出一份好感。
喝着茶水,梅尧臣向杜中宵介绍着与自己诗文唱和的文人,一边介绍别人,一边让杜中宵真正有一个读书人的觉悟,不要把心思全放到世俗中去。
然而杜中宵却觉得,梅尧臣口中的这些文人朋友,与正在落幕的吕夷简、王曾那一代相比,多了一分锐气,却少了一分气度。
哪怕不关心时政,杜中宵也能从梅尧臣的言谈,日常所听到的朝廷施政中感觉出来。
随着在西北文人主帅走上舞台,整个朝廷官员的新老交替,一个时代正在落幕,而另一个时代正在缓缓开启。
哪怕临颖小县,随着新知县范镇的到来,也能感觉到这种时代气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这种风格从梅尧臣这种理想主义的读书人身上最能表现出来。
他们最容易被时代影响,也最能改变一个时代。
为了养家糊口,杜中宵摸拿滚打了半年多,家境刚刚有点起色。
就在这个时候,梅尧臣不经意间向他展示了一下时代的特色,使杜中宵意识到,这是一个鲜花着锦,也是烈火烹油的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