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接到邸报,杜中宵把这十策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希望结合现实,找出自己前世没有意识到的深意来。
浪费了无数脑细胞,结果着实是有些失望。
十策,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官长,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杜中宵把这十策几乎全部背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得出一个自己不愿意授受的结论,那就是文人谈政,终无大用。
这样的十条意见,不该是宰执提出来的。
或许是皇帝逼得太急,范、韩二人初回京城不了解情况,又太过谨慎小心,过于假大空了。
如果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或者是后世学历史课做题,提出这么十条意见,勉强说得过去。
或者更通俗地说,这是历史课的习题给出的答案,而不是政治课习题的答案。
以杜中宵前世上政治课的经验,这个时候回答皇帝,第一是要回答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是要回答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次要矛盾是什么。
针对问题和矛盾,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措施,发扬矛盾中的积极方面,改变消极方面,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
从而制定大致的改革步骤,第一步应当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第二步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逐次解决面临的问题。
可惜这十策里,对于朝廷面临的问题,只有四个字,内忧外患。
至于内忧有哪些方面,外患有哪些表现,语焉不详。
而解决问题的对策,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多是老生常谈。
这些问题并不需要范仲淹和韩琦,随便几个大臣就可以提出来。
解决的对策也同样,只要招集两制大臣集议,绝对有不下于十策的改革措施出来。
为什么是范仲淹和韩琦?杜中宵的猜测,不是因为只有他们两人有这见识和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两人年轻力壮,又挟西北之功。
总而言之,是皇帝本人对前面数年的朝政不满意,对掌权的老人不满意,改革是手段,目的是实现朝政的新老交替。
这是一次为了改革而进行的改革,既无明确的目标,更没有明确的纲领,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步骤。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改革。
对于皇帝来说,只要完成了朝政的新老更替,便就实现了改革的目的。
然后呢?那些改革措施本就没有什么然后。
十策中的均公田,并不涉及土地制度,实际上指的是官员职田,关乎的是官员待遇。
由此,十策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方面,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覃恩信、重命令,这七项全是关于官员的选拔、任用、升降的,属于对官吏和行政制度的改进;厚农桑和减徭役属于鼓励农业;修武备则是加强军事制度,主要内容就是逐步恢复初唐的府兵制。
把这些改革措施一分类,便就看得出来,基本都是老生常谈。
用杜中宵后世的眼光来看,好几项还是在开历史倒车。
比如精贡举,不是怎么改考试制度,而是加强察举在选官中的份量,也就是要求举子德才兼备。
州试时加大举荐的比重,取消弥封誊录,与杜中宵前世高考减轻分数比重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范仲淹是当世大儒,他是真地对官员的道德水平要求高而已。
比如军事上的修武备,提议是逐渐改回初唐的府兵制,混不管现在的土地制度已经不具备府兵制实行的条件,也不管府兵制下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队。
不说唐初战争府兵占多大的份量,就以唐初保持战斗力的年数,也不比宋初禁军保持战斗力的年数多上多少年。
这样的改兵制,实际改的是社会制度,对这个年代真正的兵制分毫未动。
至于厚农桑则是朝朝讲,代代讲,年年讲,没有真正的改革措施,说了等于没说。
而看起来最可能施行的减徭役,由于根本没有意识到税收成本和行政成本,施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庆历新政历史上多么大的事情?杜中宵本来是抱了希望的。
知道这个日子近了,他到永城这里任职之后,一面盯住马蒙,希望能够澄净地方,另一方面对垦田丝毫不放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