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通州的客运码头是在大棚、小圣庙这里,距离潞河驿码头有一段距离,这是为了保证漕运畅通,民用货物在更南的张家湾下船,客运可以北上到大棚下船,朝廷的官船和漕运船可以向北一直到通州城外的石坝码头。
码头上船老大带着船工已经早早的等候在码头上。
这是今年他们拉着粮食进京之后的返程,王启年给的船费比他们来时拉粮食给的钱都多。
王启年给船老大介绍了王宪“这位是我们家少爷,一路上船家你负责行船,路上有什么事情我家少爷说了算。”
船老大忙给王宪行礼:“东家,小老儿行船三十年,对扬州到通州的水路熟悉的很,保准把你送到济宁。”
王宪微笑道:“那就麻烦船家了,这一路上的安全就靠你们了,这一路上哪里有好吃的酒店,咱们就在哪个地方停,吃喝的费用我都包了。”
船老大:“东家大气。”
于是赶忙招呼船工们把马匹用木架固定在船上,再按照王启年的指挥把马车拆分成三份装船。
其实王宪还想把马车做成模块化结构呢,安装在板车上变成马车,从马车上拆下来挂在轿杠上是轿子,马车的轱辘换成雪橇板就能当雪爬犁。
一代马车现在只能是从马车换成雪爬犁,轿子的这个功能实在是因为车厢太重,四个人抬不动,八个人的话就超标了,会被弹劾发配的。
轻量化二代的图纸已经研究出来了,交给工部试验,可工部最近接了九边增加装备的单子,所有的工匠都忙着去造枪械,二代马车的计划也就搁置了。
王宪也看过明朝现在的四轮马车,也有带转向机构的四轮马车,可这些方案都被自己否定掉了,实在是不实用。
实在是路不够平,车辙太过集中,而到了南方更是水网发达,体型大的马车连桥都过不去,需要绕圈。
以前王宪经常听戏文里说,皇帝要到哪里去狩猎,当地官员要黄土垫道、清水撒街。
真到了大明以后发现,这真不是一句笑话,皇帝的大马车是宽体四轮的,无法沿着原本路上的车辙行进,路虽然宽,但是两条对向的车辙让四个轮子无法正常行进,即使驾驶技术好的马夫也会出现轮子陷入到其中一个车辙中的情况。
所以工部只能把车轮做的加宽,然后再让各地的官员在皇帝必经之路上领着百姓用黄土把车辙印填满拍实,防止御驾陷在路上。
通州城外,东厂和卫所的人都出动了,在找一辆马车。
可他们只知道马车出城之后去了码头,码头的人却说没有见到马车。
只是说早上有船装货装马走了两艘船,搞的两个衙门都纳闷那么大的马车哪里去了。
一行人一路沿运河南下走走停停十三天之后到达了临清清源驿。
王宪之所以在临清要停留几天,是因为他定做的临清砖需要来看一下样品。
修建的承华殿之所以省下了三万银元,就是差在这临清砖上。
承华殿的砖有一半是用的北京本地青砖,另一半则是在市面上高价购得的临清砖。
民间有俗语说“临清的砖,北京的城。”
运河是临清发展起来的最大助力,运河淤积的淤泥从河道清理出来之后选土制作成土坯,经过若干工序后烧制成结实耐用的青砖。
而临清距离北京有运河之便利,所以北京城的大批量砖都是采购的临清砖。
之所以北京城能选用临清的砖而不是北京本地砖,实在是永乐帝当年在山东吃大亏了。
原本临清砖只在山东东昌府治下的府州县使用,城墙砖太结实了,攻城根本就打不下来,连县城都打不动,不打下东昌府的临清县、东昌府整个粮道都不通。
结果就是永乐帝险些战死,朱能和张玉救驾才得以逃脱。
这临清产的青砖就被永乐帝给惦记上了,成为唯一皇帝认证标准砖。
而另一块御用字号的砖,则是蒯祥所在的香山帮烧制的吴县金砖,它能在北京上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技术总包的关系,其它地方烧制的金砖不是不行,而是运抵北京费用太高而被否,最惨的就是宜兴,送上的样品砖获得了一致好评,仅仅因为从宜兴到运河需要在出了太湖更换一次船和砖体本身价格贵那么一丝而被淘汰。
就连蒯祥在建造承华殿的时候都给推荐宜兴的砖,因为耗时太久,被王宪给拒绝了,直接用房山产的汉白玉抛光当做地板砖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