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有所不为,为之而无不成;有所不革,革之而无不服。”
夏熹宗强调圣人的有序治理不是天赐的,而是通过有所作为、有所变革而成就的,尤其是“革之而无不服”
六个字,可谓是振聋发聩,为熹宗朝后半段定下了调子——变法改革,贡士们当以此破题来描述自己对变法改革的看法,认可变法与改革的进士都成了变法运动的储备人才。
三年后的夏纪五百六十七年,夏熹宗给贡士们出的策论题目还是变法,题干为“古之明王,求贤而听之,择善而使之。
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与有明也,作之而已。
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
以禁过则听,以讨罪则服。
以交鬼神则享,以来蛮夷则格。
以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以下治,则鸟兽草木得其性。
朕夙兴夜寐,心庶几焉,而未知所以为此之方。
子大夫其各以所闻,为朕言之。
朕即位于兹十八年,行义政事之失,加于天下多矣。
往者不可救,来者尚可图也。
以所见方之,毋隐。”
夏熹宗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遇到了保守派强大的阻力,因而在这道策问中,他提出“法不足以有行也,改之而已;人不足与有明也,作之而已”
,且指出“以守位则安,以理财则富”
,最后两个字“毋隐”
更是让进士们抒发心底的真实想法,不要有什么隐瞒。
变法与改革,正是夏熹宗在位后半段的主题!
今天上午夏武明在金銮殿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但这些话语却可以浓缩为“问外攘之策”
这五个大字。
夏朝的外患拢共就西蛮与北虏这两个,此炎黄世界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是儒家,华夷之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明摆着让要对外用兵了。
晚上时分,王嗣璁就翻起了夏武明登基起来的实录:夏武明是冲龄作践,于五岁时接过了亡兄的权柄,那年是夏纪五百七十五年,如今他已经在龙椅上坐了三十四年的光阴,继位之初因年龄太小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值此主幼国疑之际,四大家族为了权柄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朝堂的动荡引发了西部蛮族土喇族的大举入侵,在炎黄族的土地上进行的战争断断续续延续了十年,夏武明十六岁亲政之后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把偌大的国家搞得欣欣向荣,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后盾,大夏国军队与土喇大战了两年,方才把敌人赶出了国土。
于夏纪五百八十八年将西蛮土喇赶出国境后,夏武明就在考虑一件事:如何一劳永逸的消灭西蛮与北虏。
以他刚刚即位时的国力显然是做不到的,从长计议的结论就是需要十年生养十年教训,为了这个目的就要稳住西蛮与北虏,他实行了和亲,以岁币的方式来争取时间,从五百八十九年算起,已经给两方蛮族交纳了二十年的岁币,保持了大体上的和平。
今日夏武明能出此策论题目,想来他是不想再对游牧民族隐忍了,要用积蓄二十载的国力与蛮族做一个了断!
王嗣璁很是恐惧自己的猜测,假使当今皇帝夏武明准备在立国二百六十四年的这个节点上对游牧民族大规模用兵,说不定就会迎来一场类似于萨尔浒的战略惨败,毕竟一个王朝到了末年的时候统治机器就会老化陈腐,平日里不起眼的一个小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大军不动还能依靠积威来威吓周边的势力,可一旦动起来让外界看清了虚实,问题就大了。
而且随着对降生家族的愈发深入了解,尤其是看完《夏书》中的文字记录,王嗣璁彻底意识到这场天崩地裂他是注定逃不过的。
马原系列著作乃是王嗣璁前世最常阅读的书籍,马经对人类的定义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王家并不是什么小门小姓,王家早在太祖之夏便是开国功臣,位列开国四公家之首,是为定国公,王朝的覆灭也让这个前夏勋贵第一家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但凭借辅佐世祖复辟的不世功勋再度复位,依旧为定国公,王家与前后两个夏朝绑定之深可想而知,就决定了王家无法置身事外,另外三大国公家族也是如此,根本不能用隐世的方法来逃避。
我看呐,这大夏国不是吃枣药丸,是利咳药丸,就成了王嗣璁对夏廷的认知。
殿试对于王家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殿试后的翌日四月十六才是,因为世子爷王明德会在明天大婚,自开年以来,王家上下就在准备这件事。
(楚朝皇后是参照了西晋的羊献容,她是历史上被废和被立次数最多的皇后,五次被废六立被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