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
部队目前只有数量不多的卡车,它们的工作就是运输物资罢了。
而且担任该师师长以来,巴尔岑就一直待在奥乔尔镇郊外的森林训练营,他甚至没有去镇上一趟,就是一门心思抓训练。
此次的彼尔姆之行就是他一个月以来首次从这个贫瘠的地方出去,然而手里好用的交通工具,真的就只有运货的卡车罢了。
他们目前装备的都是苏联自产的嘎斯卡车,碍于时代因素和现实原因,分给他们的卡车都是些旧车,能够比较稳定的使用就仅此而已了。
坐在卡车的副驾驶位置,就这样前往彼尔姆,它丝毫没什么体面。
巴尔岑已经顾不上那么多,那份突如其来也必将到来的命令,给了部队重大契机的同时,也是给许多战士预定了坟墓。
甚至于巴尔岑在看到命令文件后,他自己也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人固有一死,牺牲在祖国的国土上,也是一种幸福吧……坐着卡车晃悠悠的跑到彼尔姆,他不禁想起在沼泽地的经历,何况那就是两个月前的往事而已。
从核心的铁匠村到兵站霍姆尼奇,两者的直线距离有五十公里,碍于沼泽地的现状,道路被修得特别曲折以绕过一个又一个可恶的泥塘,故而直线距离五十公里,实际已经是七八十公里之远。
当前,奥乔尔到彼尔姆的所谓公路之路况,也就比沼泽地那里好上一点罢了,至少积雪覆盖下的道路更加平稳。
然而还有一个恶心的情况巴尔岑不得不考虑。
整个乌拉尔地区的人口都高度集中在沿铁路建设的城市里,即便是远离铁路的村镇,它们的个数颇为稀少。
基于这种情况,居住在远离铁路的村庄里的居民,他们总是竭力避免夜间出门。
为何?此地很靠近北极圈了,每到秋季总有北极熊出门,偶尔还会出现狼群。
它们会主动攻击人,为了安全起见,寒冷的夜晚还是待在家中烤壁炉最合理。
现在高海拔的彼尔姆州白昼的时间急剧缩短,巴尔岑也不想冒险走夜路。
他必须在大清早出发,那么在有限的白天乘车晃晃悠悠经过二百多公里的跋涉,抵达彼尔姆的时候必然都傍晚了。
,!
自己必将用一整天的时间赶路,真要办正事,还得等到后天。
巴尔岑他真是太希望早点招揽一些人才进入军队,毕竟那些学生只是有知识罢了,他们必须接受适当的军事训练以适应军队的最基本要求。
或许他们在学校里已经经历过许多的“军训”
,不过在巴尔岑看来,那些不过是过家家。
巴尔岑以很快的速度选定了出行的人选,不过是两辆有棚卡车、四名警卫营的战士、一位司机罢了和两位文书罢了。
时间已快下午三点,降着小雪的天空已露黑暗迹象。
其实哪怕是风和日丽的日子,傍晚也即将到来。
那么说昼夜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干扰到苏德两军的作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当下的战争,交战国总是追求大集团的进攻,意图一个钳形攻势吃掉敌人一个重兵单位,如若不这样打,战斗就像变成平直阵线的反复拉锯战。
一战的残酷经验迫使当下的大国都学到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经验,修筑的防御阵地是小股部队不可能突破的,唯有大兵团的猛攻!
苏德两军都认为,大规模进攻只有在白天发动才有成效,毕竟夜幕下的全面进攻是严重的军事冒险,再者部队的通信问题碍于黑夜也要受到极其严峻的考验。
倒是杨明志在沼泽地指挥作战时,使用了多次“夜间突袭”
的战术,那种情况最多也是旅一级的。
白俄罗斯南部的游击运动开展得非常好,部队的战术也被推广。
然而苏军的集团军指挥层对大规模的夜袭丝毫没有信心,同样的,他们对在夏季作战时打赢德军,也缺乏信心。
俄罗斯大地漫长的冬夜,士兵往往要与黑暗与极寒为伴,低温更是考验着枪械和火炮的武器性能,更糟糕的,若是汽油里掺入的防冻剂的量不够,重型载具根本无法启动。
黑夜之下,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呆在积雪中的野外阵地,裹着毯子挨到白天继续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