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怎么能算毒舌?”
幸村认为自己的评价十分客观,“我只是说出了我看到的问题。”
“确实,纸上谈兵总是比现场实时反应要更容易一些,通过第三方视角本来就应该找到更多的问题,这样在比赛场上才有更多余地。”
柳也非常赞同幸村的说法。
仁王也会参与这种“电影之夜”
,但他很少给出评价。
“有什么好说的呢?”
他表示,“在我眼里破绽太多了,一个个讲过去喉咙都会哑的。”
幸村准备的录像大多是体育频道播放的赛事录像,和他去年认识的朋友录下来的其他地区联赛录像。
如果是职业比赛,球员们大多只能评价一下“今天XX状态不错打得挺好的”
,“这个球失误了大概是注意力涣散了”
。
有些球一开始看上去是失误,但是过一两局就会发现这是计划的一部分,是“诱饵”
。
换成其他地区的联赛录像,那比赛就“浅显”
得多了。
以立海大球员的眼界能发现许多问题。
这两种录像交替着看,很能提升比赛阅读能力。
仁王能拿到更偏门的公开赛的录像,但他不常将录像拿出来。
他认为幸村和柳准备的公开比赛的录像已经足够了。
对于这个阶段的立海大正选来说,高规格的职业比赛是很难完全看懂的。
体育频道选择的比赛大多具有代表性,分析起来也能有更多收获。
而仁王自己准备的几场比赛录像,则都是战术特别独特的,或者出现了一些“意外”
的。
比如,其中一场比赛的录像,就是在室外场地但是遇上下雨,两个职业选手在雨中做出了对应的战术布置。
以及,他们在雨中控制球的独特技巧,也很值得专门拿出来分析学习。
再比如,仁王也拿了他认为很值得观看的前两年的一场双打职业比赛的录像出来。
这场比赛中两组搭档的配合都很流畅。
没有特别复杂的战术,也不是靠着玄之又玄的所谓“心灵的默契”
,而是更多使用了很经典的双打阵型变换和配合。
网球的每个阶段都会体现基本功的运用和战术的运用,职业选手用时,看上去和普通选手也没什么不同,但是放慢速度,或者放在整个战术背景下看,又能体现其中精妙。
集训时身体记住的技巧,再通过分析融入独属于自己的网球中——幸村自己是会动脑打球的人,因此会在箱根集训留出大量的时间用来分析比赛和看录像。
立海大大部分球员也同样是动脑子打球的人,逐渐也从别人的比赛录像中有了自己的感悟,并举一反三运用到自己的网球中。
这种“脑力训练”
不见得比体力训练来得轻松。
于是也有留出真正的休息时间,用来自由活动——登山,温泉,或者去附近的夜市闲逛。
十三四岁的少年精力旺盛,白天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夜晚给了休息时间也还是有精力到处跑,甚至为了看星星去爬山。
这天晚上箱根下了雨,没办法出门去泡温泉和训练,民宿还临时停电了。
好像只能留在民宿里发呆。
“干脆玩游戏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