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四天后,纳迪尔成功夺回了伊斯法罕,并屠杀了留在城中的数千阿富汗人。
伊斯法罕的阿富汗统治者马哈茂德在杀死了已退位的沙阿侯塞因和皇室成员之后逃往设拉子。
到1730年,纳迪尔继续追击阿富汗人,最终在设拉子驱逐了阿富汗统治者亚什拉夫。
在此之前,亚什拉夫已经败在纳迪尔手中三次。
最终,一个俾路支人部落杀死了逃亡途中的亚什拉夫。
这样一来,抵抗阿富汗人的任务就此告一段落。
纳迪尔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波斯的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纳迪尔的野心开始显露出来。
然而,他非常清楚,以自己当前的影响力,仍然不足以在整个波斯领域中称得上一呼百应。
萨非皇族的威信仍然存在,赤裸裸地直接夺权不仅会遭遇强烈的反抗,还会招致舆论的谴责。
因此,纳迪尔认为,应该通过一场对外征服战争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影响力。
在当时的波斯四周,奥斯曼帝国对波斯的攻击尤为猛烈。
奥斯曼帝国长期觊觎波斯的高加索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不断发动侵袭。
纳迪尔决定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反击战争,目标是高加索地区与美索不达米亚。
1730年,纳迪尔开始了他的对外征服之旅。
纳迪尔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高加索地区。
他率军北上,穿越崎岖的山脉,迅速攻占了多个重要城市和要塞。
纳迪尔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加上先进的火器和战术,使他们在战场上屡屡获胜。
在高加索地区取得初步胜利后,纳迪尔又转向了美索不达米亚。
四、大破奥斯曼1730年春夏两季,纳迪尔率兵攻击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西波斯地区,并将其纳入波斯版图。
然而,第二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纳迪尔安排沙赫塔赫马斯普御驾亲征,再次对奥斯曼帝国展开进攻。
然而,塔赫马斯普的军事才能远不及纳迪尔,他的部队被奥斯曼帝国击败,刚刚争取到的西波斯地区又重新落入奥斯曼帝国的手中。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纳迪尔意识到塔赫马斯普已经无法胜任沙赫的职位。
1732年,纳迪尔果断废黜了塔赫马斯普,立其6个月大的儿子阿巴斯为波斯沙阿,作为自己的傀儡,而自己则实际行使沙阿的权力。
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纳迪尔的权力,也为他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扫清了障碍。
1733年初,纳迪尔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围攻巴格达。
这场围城战从二月一直持续到七月,城内军士死者六万余人,民众死者无数,而波斯围城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正当攻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奥斯曼帝国的托珀·奥斯曼帕夏亲率8万军队前来救援。
托珀的目的是直接将波斯大军全歼在巴格达城下,这一战术颇有后来抗战时国军名将薛岳“磁铁战”
的风格。
纳迪尔匆忙之际率七万人迎战于萨马拉,结果失利,被歼3万多人,辎重尽失,本人也差点丧命。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纳迪尔不得不放弃对巴格达的包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然而,纳迪尔并未因此气馁。
1733年10月,他再次与奥斯曼军交战,在阿格达班战役中,纳迪尔以八万人击溃了奥斯曼十万大军,对方包括主将托珀·奥斯曼在内阵亡二万余人。
这场胜利不仅报了萨马拉之战的仇,也极大地提振了波斯军队的士气。
1734年,纳迪尔将兵锋指向了高加索。
当年11月,他率军围攻占贾城堡,一连围攻了7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