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其一,史书里说赵光义“仰慕”
当时的御史中丞刘温叟的人格品德。
刘温叟深得赵匡胤的赏识和器重,其为人堪称君子楷模,沉稳、正直,德行高尚,言行举止皆一副谦谦君子之风。
自打赵匡胤登基之始就任命其为御史中丞,直到其病逝于任上,前后整整十二年。
御史中丞是什么性质的官就无需在此多费口舌了,能被赵匡胤如此信任足见其能力和操守。
赵光义这时候是亲王加开封府尹,他听说刘温叟清廉简朴于是就想着“接济”
一下这位朝廷御史们的老大,他派人送了一箱子的金银过去,刘温叟接了,但却随即将木箱封存。
第二年端午节,赵光义再次派人送东西过去,这次送的是粽子和团扇,礼物虽轻,可这是皇上的弟弟加开封府尹送的,这性质就不一般了,这明显就是把刘温叟当自己人了。
可是,当送礼物的这人看到去年送的那个箱子竟然又出现在屋子正中央时,他顿时就明白了刘温叟的心思。
这明显是刘温叟有意把这个箱子给抬出来的,其目的就是要告诉赵光义:我既不得罪你,但我也不想跟你产生什么交情,如此可以说是相当给赵光义留情面了。
赵光义这下也知趣了,他明白这个刘老头就连他这个当今天子之下的第一人也是套不了近乎的,他最后也只好叫人把那个箱子又收了回去。
这件事看上去很大吗?很重要吗?御史是干什么的?御史中丞又是干什么的?一个权力、地位和名望只比皇帝差一步的人竟然给御史中丞送钱?而且,在知道对方没有拒绝之后竟然又极为亲热地送起了节日礼物,这是想干什么?仰慕之情无以言表只好用金钱来表达?关键是他俩之前就没有什么交情,而且他俩的身份和地位都如此敏感,久经官场的刘温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赵光义难道不知道?如果在他当皇帝的时候,秦王兼开封府尹赵廷美去给他的御史中丞送钱送礼,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想想他后来是怎么对待他的那个弟弟的吧!
这件事以及这些问题就此打住。
如果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是在小题大做,这是赵光义纯粹出于仰慕和钦佩才做出来的事,那就毫无疑问是把赵光义先生当成官场小白。
即使是施恩于人,可人家是御史中丞,除了皇帝本人有谁有资格施恩于他?你赵光义即便是皇帝的弟弟,可你自诩熟读经书、史书和兵书,难道你不知道皇权不可欺?即使你们是亲骨肉,可你能代替皇帝行使施恩于朝廷大员的权力吗?皇权是什么?这是亲妈、亲儿子和同床共枕之人都不能染指的东西,弟弟再亲可能比这些人更亲吗?可笑的是,在赵光义和他儿子的亲自审阅下,史书竟然把这事竟然被拿来视为赵光义生平的美德一件,说赵光义此后不但没有生刘温叟的气,还由此更加欣赏刘温叟甚至还把这事告诉给了他的哥哥,然后他的哥哥又因此而夸奖了一番刘温叟。
晋王加开封府尹蓄谋私通当朝御史中丞竟然在史书上成了美德一件,也不知道是赵光义先生的思维逻辑出了问题还是他觉得万民皆思想单纯都会跟着他的思路想问题。
再说另一件事。
在《宋史·田重进传》里有一段在史官笔下毫不讳言的话:太宗居藩邸时,爱其忠勇,尝遗以酒炙,重进不受,使者曰:此晋王赐也,何为不受?重进曰:为我谢晋王,我知有天子尔。
卒不受。
上知其忠朴,故终始委遇焉。
这段话应该不用翻译了吧?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田重进是谁?他当时又在干什么?这个田重进当时的职务是御马军使,也有说法是禁军殿前司控鹤军指挥使,这是白天护卫在赵匡胤左右夜里给赵匡胤在院子外面拿刀子放哨巡逻的那群人的统领。
赵光义作为亲王竟然去主动与赵匡胤的侍卫亲军里的军官拉关系,还送酒送菜。
这事的性质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即使连田重进这样的粗人都知道这是有可能要掉脑袋的事,难道赵光义这等精明强悍的大宋第一能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且,看他仆人这架势似乎还有威胁的意味:这可是我们晋王送的,你竟然敢不给这个面子?田重进的回答就显得无愧于史书对其忠勇的评价了:我在这里只知道有天子,不知道有什么晋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田重进傻吗?是那种印象中五大三粗的蠢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甚至可以想象得出他在说出最后这句话时其脸上和内心深处的骄傲和鄙视,那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是皇帝陛下的亲军长官,我只忠于当今陛下一人,叫你家晋王少来打我的主意。
同样,这件事留在史书里让赵光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用来证明他心胸宽广,知人善用,因为他当皇帝后真的重用了田重进。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在他当了皇帝之后,赵廷美、赵德芳或者赵德昭如果去给他的亲军将领送酒送菜,他会怎么做会怎么想?会表扬这些人吗?你们做得对,我平常太忙了,都没有照顾好这些给我站岗的人,他会这样说吗?你信不信他会立马叫人拔刀子砍向自己的宗族子弟?如果刘继元或者刘鋹还在当皇帝时,他们的某个兄弟敢这样做,那结局铁定的全家掉脑袋。
问题是赵光义真的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干什么吗?他真的只是单纯地觉得田重进太辛苦才送去了酒肉吗?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是在赤裸裸地侮辱未来的太宗陛下的智商。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看看银幕上的那些古装宫廷权谋剧,一个位高权重的王爷如果做了上述这两件事其目的和下场可谓是尽人皆知。
未来的太宗陛下可不是什么傻白甜,从来都不是。
好了,第一位党争的主角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
现在我们来说第二位主角,这个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大宋的开国宰相赵普。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