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说

第39章 雁门大捷(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关于雁门关之战,如今在史学界的争议比较大,而在民间就更是让无数的人争得面红耳赤外加唾沫横飞,这些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这一战宋军的头功究竟是在谁的手里——潘美还是杨业?更离谱的说法是,潘美根本没有参战,此战完全是杨业一个人打的,他以数千人击溃辽军十万人。

这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明朝的那位伟大的文学家所写的小说《杨家将演义》。

在这部小说面世之前,杨业和潘美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方可以说是彼此都相安无事,而潘美也绝不是什么丧心病狂、嫉贤妒能的潘仁美,无论是在宋朝、元朝还是在明朝,也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方,潘美都是响当当的一代名将。

然而,在这部小说面世之后一切都变了味,雁门关之战在经过一些人的臆想和加工之后更是被描述得极为生动且详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诸如潘美拒绝向杨业提供援兵并因此而让杨业独自承担辽军的围攻;再比如杨业只带了几百人就突入辽军阵中斩杀了萧咄啰,然后雁门关的寥寥数千守军突然杀出将十万辽军杀得是大败而逃;更有甚者,在有些人的臆想和杜撰里,杨业这一战只是凭借杨家父子数人就杀退了辽军,而且不是十万辽军,而是百万辽军,而且还是在平原旷野之中击退了辽军;再比如杨业为了迷惑辽军便命他的那几百人在山后用战马拖拽树枝卷起滚滚烟尘让辽军顿时集体丧胆。

也难怪,如今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能写出和拍出无数抗日神剧的人比比皆是,那凭什么明朝的时候就不能有抗辽神剧?想想也真的是替杨再兴感到很遗憾,杨业可以几百人击溃十万辽军,可作为两宋个人战力最强的战将,杨再兴同样是以几百人冲击金军十万人大阵最后却全军覆没,如此看来杨业才应该是两宋个人战力最强的超级猛将。

不可否认杨业在抗辽战争里立下过显赫战功,只是这种过度地吹捧和美化对杨业本人来说真的是好事吗?难道货真价实的英雄需要刻意去美化才能被称之为英雄吗?也不知道那些大肆鼓吹杨业在平原旷野里击败了十万甚至是百万辽军的人有没有去过雁门关,在那个崇山峻岭包裹着的战场上何来的能够让十万甚至是百万辽军一字铺开的平原旷野?几千人与十万人正面对决且战而胜之,而且还是野外决战,辽军如果真的这么不堪一击,那么宋朝又何至于有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时曹彬又何至于遭遇岐沟关惨败?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又何至于最后被耶律斜轸打得灰头土脸?再说树枝刮起烟尘这事。

请问,杨业带出关的那么一点人一面要向辽军的中军大营发起斩首行动,一面还得派人在山下面搞什么尘土飞扬,那他能派出多少人去整这一出疑兵之计?人少了自然烟尘不够大,人多了又会导致参与斩首行动的人数严重不足,如果是全军先搞烟尘,那么你还怎么去发动需要具备极强隐蔽性和突然性的斩首行动?另外,要想刮起让十万辽军为之而丧胆的尘土,而且这尘土还得飞过高山让远处的辽军清楚地看到并由此而丧胆,那么请问这得要多少人才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是那句话,英雄不需要通过美化才能为人所敬仰。

某些人被我们所敬仰和称颂并不是因为他善于砍瓜切菜,而是因为他们在强敌面前所遭遇的失败——耻辱的、惨烈的但却也是光荣和壮烈的失败。

就拿杨业来说,他能有如今的盛名不是因为他在雁门关如何的神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件事,他的死亡方式以及这其中的前后过程才是让我们永远将他铭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再说某些人所坚信的一件事,那就是潘美因为杨业在雁门关之战里立下了大功而嫉恨杨业,然后向赵光义上书细说杨业的诸多不是,而赵光义不但不理会此事还把信拿给杨业看并以此表示他对杨业的无限信任。

再请问:赵光义是头猪吗?他会把潘美的“诽谤信”

拿给杨业看?潘美是山西方面的宋军统帅,他这样做让身为部将的杨业今后还怎么在他手下尽心效力?而他又有何面目去领导杨业?赵光义会这么蠢就把自己的一方主帅给卖了?会如此愚蠢地去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为公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部门经理因为嫉妒而写信诽谤手下的一个车间主任,然后董事长高调地把诽谤信拿给这个主任看,这种事会有人做得出来吗?世上会有这样的部门经理和董事长吗?或许真的有,但那绝不会是潘美和赵光义。

另外,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更是一位在宋朝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灭国级将帅,他此时在军中的官职和地位仅次于身为枢密使的曹彬,单论军功,他甚至比曹彬还要高。

这样的一位军事系统里的常委级别且佩戴上将军衔的封疆大吏会跟自己手下的一个顶多是少将级别的下属争风吃醋?杨业可是他的部下,而且无论是战功和威望以及资历,杨业对潘美都得仰视,潘美会如此愚蠢地作贱自己在杨业背后下黑手捅刀子?退一万步说,如果潘美真的是嫉妒杨业,那在写战报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给杨业请功。

请注意:战后的战报通常只有一方主帅才有资格写,可潘美在战报里可是把斩杀萧咄啰、生擒李重诲的功劳都记在了杨业的名下。

我们的问题就是:潘美这是哪来的嫉妒?有杨业这样的部下,他潘美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对于《杨家将》的忠实粉丝,我个人认为让他们在这件事上浪费口水和笔墨实在是太屈才,他们应该拿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逐字逐句逐段地去批判指正《三国志》的种种不实之处。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甚至几千个哈姆雷特,而且历史本来就不会只有一种面目,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熊大木先生的《杨家将演义》为什么能够这么火以至于让被正史所肯定的潘美其人物形象和人设都摇摇欲坠?我得出的答案是——熊先生写这部小说胜在他举对了大旗。

抵抗外敌、壮烈殉国,这等英雄人物有谁敢不点赞不佩服?这等人物被奸人所害,那么这个奸人怎么能不让人产生人人得而诛之的咬牙切齿之恨?罗贯中的旗帜也举对了,但罗先生虽然在贬曹尊刘,但是他没有否定曹操的历史功绩和贡献,而且也尽力地展现甚至是褒奖了曹操身上的可取之处。

遗憾的是,反观熊先生,宋朝的开国功臣、开疆拓土的一代名将潘美被他改了个名字之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而且还是一个陷害忠良的卖国贼,甚至潘家全家老小都没有一个好东西。

对此我只能说两个字——格局,正是这个东西决定了罗贯中为什么能写出《三国演义》,决定了《三国演义》为何会是四大名着之一,而熊先生的《杨家将》只能在民间“流芳百世”

可是,熊先生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但成功地让潘仁美遗臭万年,而且让很多的以历史学者而自居的人也成了他的忠实拥趸。

如此所为,也真不知道熊先生的祖上跟潘美到底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暂时说到这里,后面在杨业战死于陈家谷之时我还会说到这个话题,算是对此的一个总结性发言。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靖天下斗罗大陆我能提取熟练度九天神帝垂钓之神天骄战纪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农门长安玄浑道章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狼牙兵王绝世神医剑卒过河天启之门夜的命名术神话禁区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长生三千年绝望教室我真不是大佬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武侠BOSS之路龙舞九天末世死亡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