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我们再来说一下这个弭德超。
相比柴禹锡和王显这两个枢密副使,他在赵光义心目中明显有些分量不足。
前面两位怎么说也是赵光义的近臣,可弭德超却没有这个福分,他更像是赵光义临时借来的一把刀,而且还是那种用完了之后就觉得很碍事的刀。
按理说弭德超从一个小官直上青云成为了枢密副使应该满足了吧?甚至于是应该惊喜过度当场抽过去了吧?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得知曹彬被罢官而自己成为了枢密副使的时候,弭德超的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极度失望乃至于是极度愤怒,因为他的期望是自己能够在事成之后取曹彬而代之,他想要的官职是枢密正使。
更让他愤怒的是,他这个副使竟然还要在枢密院里低人一头,而且在他头上的还是两个人——柴禹锡和王显,每次上朝的时候他的班次得排到这二人的后面。
这人说来也是一个耿直人,弭德超直接将自己的愤怒转化为公然的叫嚣。
在担任枢密副使仅仅三个月后,他因为某件小事当众对王显和柴禹锡厉声吼道:“我举报曹彬实乃大功一件,我对国家有安定社稷之功,可我最后却得了这么一个小官。
你们两个是什么东西?竟然还压我一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上位的,瞧瞧你们干的那点破事,我简直替你们感到羞耻!”
一番大吼之后,弭德超还觉得不痛快,他继而又大骂道:“照我说你们两个就应该被拉出去砍头,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鬼迷心窍了,竟然被你们这种人给蛊惑了!”
弭德超的这一番火力全开让当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但他现在是赵光义的红人谁也不敢得罪他,可王显和柴禹锡却不吃他这一套:你弭德超是皇上的红人又怎么样?我俩还是皇上的老部下呢!
这两人也没有跟他争论,而是直接跑到赵光义的跟前把弭德超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这下弭德超可就倒了血霉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糊涂蛋完全就是失心疯发作,他怎么就没想一想这二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升的官。
王显就不说了,这个柴禹锡可是因为告发了赵廷美谋反才被赵光义升为枢密副使的,他这样指责柴禹锡无疑就是在说赵廷美事件完全就是一件冤案,这让赵光义岂能容忍?大怒之下,赵光义直接把弭德超一棍子打翻。
随着一道圣旨降下,弭德超被削职流放,他自己连同家属一并被发配到了琼州,从此成为了海南岛上的野人。
事情到此,赵光义似乎该给曹彬一个说法,可他没有。
在赵光义看来,弭德超受处罚是因为他口出诳语,他的受罚与曹彬是否有罪并没有关系,因而曹彬依旧不能官复原职,虽然赵光义也知道曹彬可能是受了不白之冤,但他只是另行给了曹彬一些赏赐以聊表歉意。
转过头,赵光义将王显提升为了枢密使,柴禹锡依旧为枢密副使。
在彻底地搞定并稳定了枢密院后,赵光义这才把手伸向了中书省。
赵廷美事件之后,卢多逊和沈伦这两个宰相都被逐出了中书省,赵普由此成为了独相。
为了防止赵普大权独揽以致专权,赵光义立马给赵普安排了副手,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郭贽,之前在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出任开封府判官的窦偁也被安排进了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赵普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副手。
可是,这个窦偁在几个月后突然就死了,于是赵光义再又将自己曾经的晋王府幕僚宋琪给安排进了中书省接替了窦偁。
好不容易补上了空缺,可郭贽不久之后又因为酒后失言而被赵光义罢官并外放出京,为了填补他的这个空缺,赵光义在这年的七月又将时任工部尚书的李昉给安排进了中书省。
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新任的这两位参知政事宋琪和李昉都是“老实人”
,而且是那种只要赵光义一瞪眼就瞬间低头沉默的人——赵光义要的就是这种听话的人,而非类似于郭贽这种以直臣而自居的桀骜不驯之徒。
明君不需要直臣,昏君才需要时刻有人鞭笞,赵光义显然觉得自己就是明君。
有了这个念头,赵普这种虽然已经公开臣服但却仍然让赵光义心存忌惮且老谋深算的能臣自然也不能继续待在宰相这个无比重要的岗位上,况且赵光义认为赵普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赵光义当初之所以要起用赵普就是为了让他帮忙搞定赵廷美,如今赵廷美已经没法翻身,赵普的利用价值也就所剩无多了。
三个月后,赵光义一道诏令颁下:赵普被罢免宰相之职改任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并出知邓州(今河南邓县)。
不同于上次被罢相,赵普这次罢相可是相当的温馨感人,赵光义给出的理由是:赵普年纪太大了,国家机要政务太过繁重,朕实在是不忍心再去劳累他。
这可不是赵光义在作秀,尽管他罢免赵普也有私心,但这时候他对赵普只有感激。
在诏命颁布一个月后,赵光义亲自出面并让朝廷所有大臣一起出席了他在长春殿里特意为赵普举行的饯行宴。
此举可以说是给足了赵普面子,而且赵光义还在席间为赵普作诗一首以作留念,赵普更是手捧其诗当场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赐臣之诗当刻之于石,今后与臣朽骨同葬。”
,!
不得不说,政治家都是好演员,而此时的赵普绝对堪称官场上的老戏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