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如果还是之前,如果赵恒还没有被王钦若所“蛊惑”
,那么赵恒未必会对此作何反应,可而今已是今非昔比。
面对御史不断地对寇准发起的弹劾浪潮,赵恒最后终于一道诏令发下: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平章事寇准即日起罢为刑部尚书并出知陕州。
就这样,寇准失去了相位,而且还被赶出了京城。
参考以往以及今后的事例,宰相被罢职并同时被赶出京城去外地出任知州,这已经是极其严厉的处罚了。
以往诸如李昉和吕蒙正被罢相时也只是丢了相位而已,但却未被赶到外地去做官。
这就足以说明寇准此次被人打得有多惨了,赵恒对他的行为几乎是达到了暴怒的程度。
我这里真的不想用多行不义必自毙来形容此时的寇准,但这一切完全就是他咎由自取。
他不懂如何收敛自己,一切都以自己的心性和喜恶来做事和做人,可你寇准显然是忘了,你终究是臣子而非君王。
这样的错误寇准还会再犯,甚至于他根本就从来没在这方面自省过,而当他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却给他招来了一个比王钦若更狠、心机更深的敌人,而就是这个人导致他晚年凄凉最终客死异乡,此人便是宋朝此时的三司使、未来的一代权相——丁谓。
我们之所以说寇准在这方面不自知也是有根据的,在他被贬到陕州去做官的时候,他的好友、益州知州张咏被调回京城任职,路过陕州的时候张咏曾特意去看望过寇准。
张咏告别当日,寇准将其送至郊外仍不肯回城。
寇准说道:“今日一别,也不知你我何时才能再见,你就没有什么临别赠言要给我说吗?”
张咏颇为隐晦地回道:“寇准啊,你曾经身为宰辅重臣,所以我觉得《霍光传》你不可不读啊!”
送别了张咏,寇准回去就把霍光的传记翻了出来,但通篇读下来他只对四个字印象深刻,那便是——不学无术。
他就此恍然大悟,大笑道:“原来张咏是在跟我开玩笑,说我没什么文化和本事啊!”
各位!
很难相信吧?十九岁就中了进士的寇准竟然是这么去理解张咏的那句话!
霍光为相期间干了什么以及他最被历史所诟病、最被刘病已所难容的地方在哪里?这个答案我们无需在此挑明吧?可是,寇准就是不知道!
也难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寇准自己都变成了霍光,他又怎么可能看得见霍光的后背是个什么样子呢?寇准被罢相之后,赵恒改组了中书省和枢密院:参知政事王旦接替寇准被封为工部尚书兼平章事,翰林学士赵安仁升任右谏议大夫兼参知政事。
王钦若、陈尧叟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都承旨韩崇训、马知节为签署枢密院事。
王旦被拜相的这天,赵恒特意以寇准敲打他:“寇准以国家爵赏过求虚誉,无大臣体,罢其重柄,庶保终吉也!”
看见没?寇准人都走了,可赵恒对他的埋怨却丝毫未曾少了半分,还当着新任宰相的面以寇准之短让王旦深以为戒。
从此,这天下可就真的成为了赵恒一个人的天下了,他既没老爹也无老妈管着,一帮老臣、重臣和权臣或死或走,这天下他唯我独尊。
王钦若当然也爽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爽,虽然他没能接替寇准,可王旦做宰相他也没什么意见,况且他手里现在可是还有修撰《册府元龟》这件大活儿。
再者说,他不也升官了吗?赵恒这次没有给枢密院任命枢密使,他和陈尧叟一并领受的这个知枢密院事的官职实际上就是枢密院的一号首长。
既然现在都成了西府枢密院的最高长官,王钦若还能说啥?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可开罪小人,而得罪小人指定会受到报复。
王钦若搞倒了寇准,接下来他的目标就对准了另一个人——高琼。
王钦若之所以恨高琼只是因为在赵恒亲征之时高琼和寇准穿的是一条裤子。
不过,老王最起码的一点“胸怀”
还是有的,高琼从澶州回来后并没有找他王钦若麻烦,他也不想主动去招惹高琼,但有仇不报非小人。
这年七月,高琼卧床不起眼看就没几天日子了。
赵恒听闻就决定亲自去高琼府中探视,可王钦若立马窜了出来阻止他。
“陛下,你要干啥?高琼虽然久掌京城禁军并宿卫京师安全,然而他可曾在战场上有过什么破敌之功?自古皇帝纡尊降贵去看望臣子,那么此人必对国家有大功才行,高琼他有吗?你要是去探望了高琼,那你以后岂不是要经常去看望那些生病的臣子?如此又怎么能够让那些真正的国之功臣感受到陛下的恩德呢?”
赵恒竟然真的就被王钦若这番话给说服了,于是他等来的就是高琼终于咽气的消息。
尽管没去亲自探视,但赵恒还是给予了高琼高规格的死后待遇,他下令为高琼之死辍朝两日。
对一个将死之人都得想办法踹上一脚,这就是王钦若的小人嘴脸以及他的宰相胸怀。
乱拳打倒寇准,一脚踢死高琼,王钦若用事实证明他才是大宋朝堂上真正的高手。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