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说

第48章 革除藩镇(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最后说制其钱粮。

赵匡胤只是一道政令就强行剥离了节度使手中的财政大权,全国各地的钱财和粮食、盐铁等物资的存储用度和转运都由朝廷派驻到各地的转运使掌管,而且这个转运使与地方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并无任何的隶属关系。

如此三管齐下,军政财就此形成三权分立之势,此前节度使驻守一方、统管一方、称雄一方的局面也就不复存在。

,!

靠着强大的军事威慑,赵匡胤的这些政策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行。

毫无意外的是,没人敢说一个不字,赵匡胤的那些前辈做梦都想办到但却至死也没办到的事被他办成了。

需要说明的是,赵匡胤的军事改革并未在全国施行一刀切的政策,对于边关重镇他另有安排和政策。

这些地方除了原有的驻军,另外还有他根据形势需要所派过去协防的禁军,而且这些地方都有一个他亲自委派的得力干将坐镇。

有这些人在那里守着,宋朝的边境防线在遇到攻击时绝不会瞬间崩塌,等到他们在前线顶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他派出去的援军甚至是他亲率的大军也差不多赶过去了,如此一来什么事都不会耽误。

此外,赵匡胤还赋予了那些边关守将一定的财权和便宜行事之权。

他们可以在边境上与外族人进行通商贸易,可以视情况自行赏罚将士,可以用金钱招募当地的健儿为私勇以及收买敌方的人员作为间谍,而赵匡胤也特许他们不用向中央政府上缴财税。

不过,这些边将们也不能有太过出格的行为,赵匡胤为此给他们派了一个监军以行使全方位的监督和纠劾之权。

当然,为了表示对守边将领的恩宠,赵匡胤在京城里给这些边关主帅分别盖了大别墅,让他们的家人在生活上可以衣食无忧,他们也可以在前方安心守边。

赵匡胤这样做绝不是为了想以此要挟他们,因为他并没有强行要求这些人必须把家人留在京城。

在这一点上,赵匡胤比他的那位伟光正的弟弟要温柔得多,要知道后来的太宗陛下在登基之后可是强令各位节度使和守边大将必须把自己的儿子而且是长子送往京城。

有的人可能知道赵匡胤当政时期手底下威名赫赫的宋朝“边关十四将”

,他们驻守在大宋的西北和正北方向,他们也是赵匡胤在平定南方诸国时用以防备吐蕃、回纥、党项、北汉和辽国的铜墙铁壁。

这些人分别是:镇守原州的王彦升,屯驻关南的李汉超,驻守瀛州的马仁瑀,屯兵常山的韩令坤,守卫易州的贺惟忠,驻防棣州的何继筠,驻屯西山的郭进、守备晋州的武守琪、驻军隰州的李谦溥、控扼昭义的李继勋、卫戌延州的赵赞、防卫庆州的姚内斌、聚兵环州的董遵诲、拥甲灵武的冯继业,这些人共同构筑起了大宋的北方长城。

很遗憾,有鉴于石敬瑭所挖的那个大坑,宋朝的这道北方长城是用血肉做成的,始皇帝修筑的那道长城终北宋一朝也没有完全夺回来。

尽管上述这些人的统兵能力以及个人的道德操守各有差异,但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有血性且知兵事的武将,终太祖一朝这些地方几乎都稳如磐石,凡是敢于前来挑衅的敌人都没有吃到什么好果子。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替赵匡胤守住北方边疆,所以赵匡胤才可以在统一战争的初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削平南方诸国上面。

还是那句话,后来宋朝边关力量变弱乃至于在辽国人和金国人面前不堪一击实在是非赵匡胤之罪。

在这方面他的继任者赵光义做的还稍微好那么一丁点,虽然在赵光义当政期间把宋朝的军事搞得是一塌糊涂,他甚至是葬送了宋初最为能征善战的第一代禁军,但至少赵光义知道在边关重地需要重用和依靠武将来稳固边防。

然而,赵光义的子孙们在后来却总是派出书生文官去主持边关大局,而那些长期驻守边关的将领则成了给这些不知兵事的文官打下手的马仔,其在战争中的表现就只能是贻笑后世抑或让后世之人捶胸顿足。

所谓的重文抑武,这口锅赵匡胤没有理由去背,在国家行政领域实施这个政策是没有问题的,而在军事上赵匡胤也从未让一个文官去领兵打仗或者让其镇守边关。

别拿王明说事,赵匡胤确实在攻灭南唐期间重用了身为文官的王明,但这是因为王明在此之前就凭真本事在贺州之战里立下了赫赫军功。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靖天下斗罗大陆我能提取熟练度九天神帝垂钓之神天骄战纪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农门长安玄浑道章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狼牙兵王绝世神医剑卒过河天启之门夜的命名术神话禁区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长生三千年绝望教室我真不是大佬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武侠BOSS之路龙舞九天末世死亡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