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先帝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由贵州防御使晋升为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此外,赵光义还下令他大哥赵匡胤和三弟赵廷美的子女们与他的子女一并称呼为皇子和公主,他们都是皇室的成员。
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有了赵光义代兄称帝的先例且又继承了赵光义当皇帝前的所有官爵,这就让赵廷美看到了自己今后有可能当皇帝的希望,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保留了皇子的身份之后也看到了今后继承皇位的希望。
这一举措无疑将这三人心里可能存有的怨愤消磨大半,反正他们还年轻且赵光义比他们年长很多,他们完全有时间等——等着赵光义哪天驾崩继而荣登大宝。
在这之后,赵光义开始给大臣们进行封赏,首先是军政两界的顶级大佬们:宰相薛居正加封尚书左仆射,宰相沈伦加封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卢多逊加封为中书侍郎,曹彬仍为枢密使并加封为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加封为枢密使,宣徽北院使潘美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其余的朝廷大小官员也全部都有封赏。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彻底地让朝中的那些之前对赵匡胤俯首帖耳的顶级大臣归附自己,赵光义不久之后又皇恩浩荡了一回: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被加封为右千牛卫将军,沈伦的儿子沈继宗以及卢多逊的儿子卢雍加封为水部员外郎。
同时,赵光义还把自己的恩泽撒向了前南汉皇帝刘鋹以及前南唐国主李煜,他加封刘鋹为卫国公,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总而言之,新皇帝登基全国上下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大小官员都充分地享受了一回赵光义的皇恩浩荡,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是在为赵匡胤的突然死亡而悲伤不已抑或满腹狐疑,可大宋的新皇帝在这时候突然向他们扔出了漫天的胡萝卜和大饼,这让他们几乎还来不及去擦拭自己的眼泪就不得不向新皇帝释放出来的善意面露微笑。
就这样,老皇帝刚死不久,宋朝全国上下都迅速地在新皇帝登基之后开始举国欢庆。
上气不接下气地做完了这些之后,赵光义总算是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大喘一口气了:怎么样?我的封赏够意思了吧?你们当中有谁还有怨言吗?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既然你们现在领了我的封赏从今往后又要拿我的俸禄,那么你们还好意思对我说三道四吗?我现在可是至高无上且手中掌握着你们所有人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如果你们就此安生过日子,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如果你们想要有什么不轨之举,那我手中的大棒子也绝不是只会吓人的玩意儿!
搞定了皇族,摆平了朝臣,安抚了百姓,做完了这些赵光义的皇位是不是就稳了呢?很遗憾,至少他自己不会这样认为,因为还有一股势力需要他摆平——军队。
此时宋朝禁军的主力兵团正在太原城下啃城墙,而这支由赵匡胤本人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亲自锻造打磨出来的虎狼之师对赵匡胤可谓是忠心耿耿并视其如父兄。
不难想象当他们在得知前不久还心神激越地送他们出征的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的消息时会有多么的难以置信,又会有多么的悲痛难当,可在得知新皇帝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而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时他们的心情和反应又会是如何呢?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皇弟继位而皇子却落了空,这种情况很显然不是政变就是阴谋。
于是,在震惊和悲伤过后,这些身上还沾染着五代时期军人特质且对赵匡胤忠心耿耿的职业军人不自觉地就想着要再一次颠倒乾坤。
他们要为赵匡胤讨回公道,要为赵匡胤的儿子们讨个说法。
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只能发疯抓狂。
军方的头号人物曹彬现在人在开封且刚刚领受了赵光义的封赏,要让曹彬此时站出来登高一呼显然不太现实。
太原城下的大军主帅是党进,而党进又是何人?要知道党进的第一个老板可是杜重威,这个杜重威正是当年后晋末帝石重贵与耶律德光杀得昏天暗地之时在背后捅了石重贵腰子的国贼和败类。
换言之,党进在这几十年里换老板的频率比冯道和薛居正都还要高,如此可见此人的最大优点显然不是忠诚。
天生神力的党进最大且是唯一的优点就是一个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那种猛,也正因如此他才被他的历任老板所重用。
这样的一个人会为了死去的赵匡胤而去赌命吗?更何况,史书里可是白纸黑字地记下了党进在此之前就已经对赵光义极度的畏惧甚至是“谄媚”
。
相比另一位禁军将领田重进在面对赵光义的主动招揽时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党进可是巴不得有这等好事找上门。
我们不妨更腹黑一点地大胆猜想一下,谁又敢保证党进不是赵光义这条贼船上的人呢?,!
兵变这种事没有带头大哥可是不行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党进愿意出这个头,可他们想要举兵就必须得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哪怕是编造出来的理由,可他们连这个也没有。
在赵光义继位的时候,如果赵匡胤儿子当中有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当皇帝继而被他关押甚至是处死,如果有一个朝中的大佬跳出来反对赵光义继承皇位继而被他收押或处死,这两种情况但凡只出现一种就足以让太原城下的禁军名正言顺地集体杀回开封。
可是——这些都没有,开封城此时是一片平静甚至是一片祥和与欢庆。
既然两位皇子和朝中的所有大臣都对赵光义的继位没有意见,那你们这些大兵们又有什么理由起兵举事呢?你们起事的名目又是什么呢?如果你们敢强行举兵,那这就是叛乱。
面对如此局面,太原城下的那些忠于赵匡胤的宋军将士只能是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很快,新任皇帝陛下的命令和恩赏来了:太原城下的大军原地不动,不得攻城也不得班师回京,你们就在原地待命。
另外,赵光义还以新皇帝的名义下令边境各处驻军都老实一点,严禁对异族寻衅滋事。
新皇帝登基了,现在是举国同庆,打打杀杀这种大煞风景的事一定要杜绝。
至于你们这些在外征战的将士们,将军们都集体升官,士兵们则是喝酒吃肉领赏钱。
好了,前方以及边关的各位宋军将士们,大家都辛苦了,现在请擦干你们为先帝之死而流下的泪水,大家一起欢呼新皇万岁吧!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