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战后,他被升任为检校司徒,地位更加显赫。
公元909年二月,刘鄩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转折。
他转为右威卫上将军,仍然担任诸军马步都虞候,负责监督与协调各军的行动。
同年五月,他又被改任为左龙武统军,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了太祖身边最亲近的军事顾问与指挥官。
那年夏天,同州(今陕西大荔)的刘知俊反叛,联合岐州(今陕西凤翔)的军队袭占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并分兵扼守黄河和潼关,企图切断太祖与西方的联系。
太祖亲临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坐镇指挥,命令刘鄩向西讨伐叛军。
刘鄩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精兵强将,奋勇攻取潼关,打开了通往长安的门户。
在战斗中,他俘获了刘知俊的弟弟刘知浣,并将其献给太祖,以表忠心。
随后,他率军收复了长安,刘知俊则弃城逃往凤翔,从此一蹶不振。
太祖因此任命刘鄩为佑国、同州军两使留后,让他继续镇守这一重要地区。
不久之后,佑国军被改名为永平军,刘鄩被任命为节度使、检校司徒,并兼任大安尹、金州管内观察使,成为了西方边疆的最高军政长官。
在永平军任职期间,刘鄩积极练兵安抚民众,独当一面地处理着与敌境相邻的复杂局势。
他深知西部边境的重要性与敏感性,因此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谨慎。
在他的努力下,永平军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有效地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全。
到了公元910年,刘鄩的功绩与贡献得到了朝廷的充分认可。
他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臣。
后来,庶人朱友珪篡位称帝,为了笼络人心与稳定局势,他又加封刘鄩为检校太傅,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地位与声望。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正月,刘鄩遭遇了家丧。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朱友珪却命令他起复视事(即丧期未满而受命复职),希望他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
刘鄩虽然心中悲痛,但出于对朝廷的忠诚与责任,还是毅然接受了这一命令,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末帝(朱友贞)即位后,对刘鄩尤为倚重。
他深知刘鄩的才华与忠诚,因此将他视为朝廷的柱石与依靠。
第二年夏天,末帝下诏命刘鄩回朝,授予他开封尹的职位,并遥领镇南军节度使。
不久之后,晋国(后唐前身)军队侵犯河朔地区(黄河以北地区),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刘鄩再次挺身而出,奉命与魏州节度使杨师厚一起抵御并击退了敌军。
:()旧五代史品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