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萧良没有耐心将一根雪茄抽完,坐到九点钟就告辞离开。
郑仲湘后脚也返回酒店,陈逸森、袁可飞、林杰等人都随之离开。
这次试探萧良的态度并不令人满意,他们得跟郑仲湘赶回酒店,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韩振亚、韩振国夜里没有别的安排,送郑仲湘等人乘车离开,又拉上温骏随丁文江返回院子里坐下,享受还未燃尽的雪茄。
“丁总、温总,你们觉得沪深两市的科技股,最近会不会有比较大的机会?”
韩振国坐下来后,就忍不住开口询问丁文江以及温骏对沪深两市科技股的一些看法。
丁文江深深吸了一口雪茄,没有观察韩振亚、韩振国兄弟二人的神色,只是徐徐将如云烟气吐出,说道:“难说啊。”
这段时间不要说欧美日韩了,港股里的科技股标的都异常的火热。
星视作为港股今年的股王,不谈跟借壳前股价相比的暴涨了,单说六七月份科技股极致反转行情,涨跌幅度超过十倍,实在是叫人血脉贲张。
港股里的其他科技股,虽说震荡幅度没有这么夸张,但截止十一月中旬,震荡三四倍、四五倍者也是比比皆是。
在金融风暴惨烈的背景下,香港证券市场还不时有暴富传奇涌现,自然是备受关注。
在香港证券市场,比萧良他们规模更大的资本比比皆是,但在六月中下旬精准抄底科技股,获得极其耀眼成绩的资本,却唯此一家。
首先是蜗巢新技术投资联合鸿臣、盈投,赶在六月底之前,总计增持了星视六千六百万股,单在星视这一支股票上账面就实收高达五十亿港元的浮盈。
除此之外,蜗巢新技术投资联合鸿臣、盈投、华茂,还大手笔在港股增持近四十亿港元的科技股,此时累计浮盈超过七十亿港元。
这样的骄人战绩不可能不流传出来。
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以及温骏他们听说了,又怎么可能不眼红?不过,眼红归眼红,内地资本想要进入香港,特别是想要进入港股市场,却非易事。
而在沪深两市,虽然也不乏科技股的标的,但这些科技股标的,绝大多数在刚过两年时间里,刚经历过一轮爆涨爆跌,目前正处于沉寂期。
因此,这一轮海外科技股行情,沪深两市除了极少数几只跟互联网直接挂钩、有题材炒作的股票,受到资金的热捧外,其他科技股的表现都非常一般。
像科技股龙头长虹电子去年年中股价登顶,达到每股六十六元,之后就经历长达一年之久的暴跌,今年六月底跌到每股十二元,股价可以说直接砍到脚脖子,将散户的心都伤透了。
这四五个月来,受海外科技股行情的影响,长虹电子的股价勉强从低点反弹了二三十个点,却因为人气太冷淡,十月下旬往后,股价又折向下跌。
又比如天海精工,股价崩盘前,股价一度超过三十元,短短一年时间跌破每股五元,今年以来差不多都维持在每股八元左右波动。
看着萧良这孙子在港股吃肉,他们的资金没有办法绕过国家的监管南下,内地的科技股不瘟不火,吃不上肉,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要说他们不眼红,不焦急,那是自欺欺人!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海外这波科技股行情还会延续多久。
如果说海外科技股行情能延续够久,沪深两市的科技股标的再多一些时间平复,还是有可能带起一波浪潮的;又或者说,只要海外科技股的行情能延续够久,他们可能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塑造一只跟互联网直接挂钩的科技股标的来。
丁文江觉得他的回答,韩家兄弟不会太满意,又看向温骏,问道:“萧良似乎对这波科技股行情并没有太坚定看好啊?至少并不长期看好?”
郑仲湘找萧良谈星视增发的事情,其他人不会硬凑到跟前去,但萧良为了促成星视新一轮的新股增发,最多承诺从现在起锁定对星视的持股六个月不进行减持,这些内容他们还是断断续续听进耳朵里去的。
这说明萧良短时间内,对海外科技股行情还是看好,要不然六个月的锁定期都不会同意延长。
不过,萧良没有完全遂郑仲湘的愿,最多只同意延长六个月的锁定期,说明萧良还是很清楚“涨久必跌”
,“跌久必涨”
的道理。
温骏微微蹙着眉头,附从丁文江的见解说道:“不管萧良他这段时间怎么为科技股鼓吹,也不管他怎么为互联网以及信息电子等领域的初创企业鼓吹,我们都应该要注意到八九月份往后,萧良联合鸿臣、盈投以及华茂,实际都在小规模的减持科技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