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杨玉环听得懵,只能嗫嚅道:
“那……永不加赋……是个幌子?”
李隆基看着她这幅模样,无奈极了。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
“只能说政策是好的,但限制的太死了……”
“再者说,这也是后面的事了,最起码对当时的百姓是好事。”
……
{冷不丁一看,这事很好对吧。
但要知道另一件事。
}
{明万历初年与清康熙末年的人丁数和征税田土数大体相当,而赋税收入却相差悬殊。
}
{清初常年赋税,仅地丁钱粮一项即高达三千万万两,几与明末赋税常额加上三饷总和相等。
}
{康熙之能实行大量蠲免,根本原因即在于高额赋税远远出地方百姓的承受能力。
}
{而所谓蠲免,实则是将竭泽而渔亦无法征得的亏欠转化为朝廷恩惠。
}
{康熙在理智清明之时,未尝虑不及此。
三十八年南巡,谕户部:“额赋浩繁,民生拮据,历年逋负计算日增。
江苏、安徽所属旧欠带征钱粮几及百万。
念小民方供新税,复急旧逋,物力维艰,势难兼办。”
又曰:“历年正供钱粮,因输纳维艰,致多逋负。”
}
{但身为满人统治者,康熙又必须掩饰事实并歪曲历史:“朕屡经蠲免钱粮,何以仍然如此?想由明末伤残,本朝休养六十余年,元气尚未尽复。
或有司不善抚循之过欤?”
}
{要不就是归咎小民不知节俭。
“各省朕虽不时蠲免钱粮,屡加恩恤,而小民生计终属艰难。”
}
{李光地曾感叹:“朝廷一免江南银米即二百万,自古无如此之多者,只是天地间却不见有宽裕润泽之气。”
}
{“国家免钱粮动数百万,而民不感。”
然而慑于康熙,只能将原因归结为“总是无好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