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说

第十二章 境界人生追求终不同(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从古至今,人们追求各种物质或精神等的境界都是不同的。

有的追求唯物主义,有的追求唯心主义;有的追求权力、地位,有的崇尚至高的道德;有的追求世间的一切,有的随遇而安,抱有一种豁达满足的心态。

其实,这种种的追求都不能说对与错,只能说是人与人追求的人生境界不同罢了!

静心看美好世界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

“禅师!

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

“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融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守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

“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融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

“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具有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要像庄子所规劝的那样,要顺应自然,不为物所累。

腾出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慢,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哲学箴言: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就是要告诫他的儿子,要以平常心来面对周围的一切事物。

只有把心静下来,才能打开内心的窗帘,看见世界美好的风光。

化险为夷只因放下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深谷里去了。

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般,赶快求佛陀说:“佛陀!

求求您慈悲,救我吧!”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

佛陀慈祥地说着。

“佛陀!

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你的话呢?随你说什么?我全都听你的。”

“好吧!

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生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我们想明心见性,就要遵循佛陀的指示,把手放下来。

在悬崖的地方,把手放下来才能得救,否则拼命抓着,怎好救你脱离险境呢?如果放下牵绊顾虑,自然化险为夷,诸葛亮孔明就是一个在临危关头“能放下”

的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几乎家喻户晓的精彩故事“空城计”

建兴六年?穴228年?雪,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罗天帝我老婆是导演皇兄万岁平平无奇小道士绝世武神女侠且慢麻衣道祖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从骷髅岛开始横推万界原来我是妖二代神宠进化末世大回炉我靠读书成圣人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从天牢走出的强者兰言之约北马寻龙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精灵掌门人在第四天灾中幸存凶灵秘闻录三界独尊帝道独尊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我在黄泉有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