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向死而在”
是指人从一出生就是朝向死的,因此也就有了第二层意思,既然死是无可逃避的可能性,那么何不坦然地向死而在呢?前者是每个人共有的,而面对死亡是否都能坦然呢?
古希腊时期,斯多葛派的塞涅卡在对待死亡的原则上就是坦然的,他说,尘世间的一切都是“易逝的流”
,人的肉体也是易腐之物,因此,死没有什么可怕的。
人生就是个舞台,我们只是被雇佣的演员而已,演出时一切还得听从导演?穴神?雪安排,而且戏也有闭幕之时。
所以,死是被神安排好了的、不可抗拒的。
另外,活得最久的人和死得最快的人失去的东西是一样的,活五年与活五百年也没有什么差别。
因此,他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以一个愉快的心情等待着死”
。
塞涅卡就是带着这样的观念死的。
他虽然作为一个握有权柄的大臣,皇太子的老师,一心服务于罗马帝国。
但如同中外所有的皇帝与大臣亲密到一定程度,事物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一样,公元65年,他还是被他的学生,历史上的那个坏皇帝尼罗恩赐自尽。
他想写一篇遗嘱,但人们告诉他没有时间容许他写长篇大论了,他就召来秘书记下他临死的话。
据说,他的辩才到了最终时刻也还是有如泉涌。
最后,他转身向他忧伤的家属们说:“你们不必难过,我给你们留下的是比地上的财富更有价值得多的东西,我留下了一个有德生活的典范。”
说完,坦然地切断了自己的血管。
我们再来听听那个拐着做奴隶时致残的双腿的爱比克泰德对待死亡的态度:
我是必然要死的,难道我就必须呻吟而死吗?我必然是被禁的,但难道我就必须哀怨吗?我必然要遭流放的,但难道因此就有人能阻止我的欢笑、勇敢和镇定了吗?你要把我锁起来,当然,但我的意志那是连宙斯都征服不了的;你要砍我的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的头不能砍呢?
哲学箴言:死的必然性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早已认识到的,因而面对无可逃避的死,有德的人应该是坦荡自然的。
同样,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应该坦荡自然地“向死而在”
。
重点是活在当下
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
惟一‘存在’的是现在。”
一天早餐后,有人请佛陀指点。
佛陀邀他进入内室,耐心聆听此人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存疑的各种问题达数分钟之久,最后,佛陀举手,此人立即住口,想知道佛陀要指点他什么。
“你吃了早餐吗?”
佛陀问道。
这人点点头。
“你洗了早餐的碗吗?”
佛陀再问。
这人又点点头,接着张口欲言。
佛陀在这人说话之前说道:“你有没有把碗晾干?”
“有的,有的,”
此人不耐烦地回答,“现在你可以为我解惑了吗?”
“你已经有了答案。”
佛陀回答,接着把他请出了门。
几天之后,这人终于明白了佛陀点拨的道理。
佛陀是提醒他要把重点放在眼前——必须全神贯注于当下,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要点。
哲学箴言: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