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毕业生—听,心中狂喜,他想,太巧了,机会来了。
“您外婆家住哪?说不定离我家很近呢?”
“××小学,你知道吗?小学旁边的居民区。”
“知道,我们家就住在小学里。
小学和居民区之间有一棵大树,很大很大,要三个大人才能合抱。”
“对,对,我上次暑假去,还在树底下坐了好一阵呢。”
就这样,毕业生与这位人事主任聊了起来,聊小县城近年来的变化,聊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的热闹,甚至聊到于县城里最有特色的小吃。
结果,毕业生参加了试讲,并很快接到了受聘通知。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专业的名额只有一个,他试讲的分数位居第二,但最后学校要了他。
是谁帮了他?可以说,是那位主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他自己。
因为,无意中,他抓住了双方的共同点,唤醒了对方的“共同意识”
。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新到一个单位,遇到一位同事,知道是校友,便感觉很亲近;新到一座城市,人生地不熟,遇到一位老乡,便感觉特别亲热。
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共同意识”
。
对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另眼相待,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
校友之所以让你感到亲近,是因为你们有彼此都熟悉的老师或同学;老乡之所以让你亲切,是因为你们有彼此都熟悉的街道和乡音。
一般说来,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人们通常会抱有警戒心,不过,一旦发现对方自己有某些共同点,警戒心就很容易地随之消失,信任感随之增强。
从这个角度来讲,“共同意识”
恰似人际关系的润滑油。
与人初次谋面,如能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比如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熟人、共同熟悉的事,然后谈论它。
这样,彼此的感情很快变得融洽起来,话就好说,事儿就好办了。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呢?很简单,了解与观察。
如果你是有准备地与人见面,不妨在见面之前,了解一下对方的背景,是否是你的老乡、校友?是否与你同年龄、同出身、同职业?是否与你有共同的兴趣与爱好?
如果你没有准备地见到一个人,见面时,就要留心观察。
通常,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身份地位等等,在他们的服饰、谈吐、举止、工作环境等方面
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
通过观察,你可以得知对方是否与自己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追求,同样的困惑等等。
比如,一位供销员到某厂联系业务。
—进厂长办公室,只见墙上挂了几幅装裱精致的书法长幅,仔细一看,是篆书,便同厂长谈起来:“厂长,看来您对书法一定很有研究。
唔,这幅篆书写得好!称得上‘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
妙!看这里悬钎垂露之法的用笔,就具有多样的变化美。
好,好极了!”
厂长一听,此人谈吐不俗,还懂汉代曹全的悬针垂露之法,一定是书法同好,连忙热情地招呼说:“请坐,请坐下细谈。”
等后来谈论业务时,自然就“好说”
多了。
“共同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