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她上学期俄文满分,可不就是全年级两个班的第一嘛!
她这样介绍自己,一下子就给校长留下了她是优等生的印象!
清楚她底细的周牧,忍不住向她投去鄙夷的目光。
这可太能吹了!
你咋不说你是全校第一呢?
刘副校长听过她的介绍,来了些兴趣,拧紧钢笔帽,笑着用俄语闲聊:“既然俄文成绩那么好,怎么不考俄文系?”
叶满枝不知道调干生怎么说,她就说自己以前当过街道副主任,高考的时候,干部身份不用考外语,自然不能报考外语专业。
她的俄文是由白俄人启蒙的,带着点白俄口音,吐字清晰又柔和,十分悦耳。
刘副校长听出她是有语言功底的,便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去另外三个男生,等着他们做自我介绍。
工学院比工业经济系还不注重外语。
大家学俄文主要是研究外文资料的,会点哑巴俄文就足够了。
叶满枝认真听了一下,没想到三人中口语最好的竟然是周牧,周牧为了去苏联留学苦练过口语,跟着苏联老师学习过,俄文水平与当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听了几人的介绍,刘副校长又一边在文件上签字,一边问他们对主席提出的“工业化道路”
的理解。
这题叶满枝会做,上学期的政治理论课考过。
她边思考边放慢语速说:“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我国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解决了国民经济两大主导部门——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巴拉巴拉巴拉,讲了十多分钟。
周牧几次想插话,都被她提高音量加快语速,岔过去了。
然后又展开谈了谈一五计划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啦,成立人民公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啦,口干舌燥地又讲了十分钟。
刘副校长一直认真听着,偶尔给她纠正几个用词错误,比如生产队不应该那样说。
叶满枝对其他纠正都虚心接受了,轮到“生产队”
的时候,她就要反驳了。
“我最近在看苏联《民族友谊》杂志上连载的一篇长篇小说《姐妹们》,那里面的织布女工为了反抗老板的剥削,斗争的第一步就是组建生产队。
苏联当地对‘生产队’就是这样称呼的。”
刘副校长在本子上记了几笔,又笑问:“那上面也讲人民公社了吗?”
“没有。
苏联只有集体农庄,没有人民公社。
我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蝴蝶姑娘》,女主角玛丽诺就是集体农庄的饲养员。”
“那你为什么要把人民公社翻译成Народнаякоммуна?”
叶满枝实话实说,这个词是她临时编的,“巴黎公社就用了коммуна,我觉得两个公社是一个意思。”
刘副校长不置可否地笑笑。
公社和生产队还是新名词,目前还没有统一解释,但他觉得这女同学有几分急智。
目光扫过干站了将近半小时的三个男生,刘副校长没让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
他转而问:“要是捷克斯洛伐克交流团的代表,向你们询问我市机械制造业生产革新的情况,你们要如何介绍?”
三个男生习惯性地看向叶满枝,以为她又要抢先发言。
但叶满枝并没着急开口,她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革新不怎么了解,没必要上赶着露怯。
这种问题是工科生的强项,三个男生中有两人是机械系的,对于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大致情况都有所了解。
而且周牧的亲爹是656厂的副厂长,他多少能知道些内部消息。
于是,在两位师兄的发言结束后,周牧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又针对师兄的回答进行了补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