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以防止类似灾难重演?
争论再度激烈。
一方认为必须设限,“人心本弱,不能强求人人承受真相”
;另一方则坚决反对,“一旦开始屏蔽,就等于重新筑墙。
我们要的不是安全,而是勇气。”
僵局持续五日。
第六日,一群孩子闯入会场,手中捧着玻璃瓶,里面装着各色液体。
“这是我们的眼泪。”
最小的那个说,“蓝色是开心的,红色是生气的,黑色是伤心到说不出话的那种……我们把它们混在一起,做成了新颜色。”
他们打开瓶子,将液体倒入中央水池。
片刻之后,水面泛起虹彩,映出一幅奇异景象:不同肤色的人们背靠背坐着,各自低语,声音交织成歌。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画面??两个宿敌老者,在坟墓前共同种下一棵树苗。
全场寂静良久。
最终决议:拒绝设立情绪屏障。
但成立“共情引导师”
制度,培训普通人如何在深度连接中保持自我边界,如何在看见他人之痛时不被吞噬。
这一夜,全球直播了第一堂公开课。
授课者是一位十二岁的聋哑女孩,她用手语讲述自己的故事。
屏幕下方配有实时翻译,但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国家的观众,看到的都不是统一的文字,而是自动浮现于脑海的母语句子,精准契合他们的情感状态。
课程结束时,她打出最后一组手势:
>“听不见声音的人,反而更容易听见心。
>所以,请别再说‘我爱你’,
>而是让我感受到,你在乎我。”
次日清晨,世界各地的家庭出现了相同场景:丈夫放下手机,凝视妻子的眼睛长达十分钟;老师蹲下来与学生平视交谈;警察扶起街头醉汉,轻声问:“要不要喝杯热茶?”
社会效率短暂下降,犯罪率却暴跌至历史最低。
科技继续演化。
城市建筑开始具备“情绪适应性”
??墙壁会随居民心情变色,桥梁会在悲伤时自动降低坡度以便通行,图书馆的书架会在读者迷茫时轻微震动,引导其走向真正需要的书籍。
更有甚者,一艘实验飞船在无人操控状态下自行起飞,仅凭舱内留存的一封告别信作为动力源。
信中写道:“对不起,我去寻找答案了。”
飞船最终消失在柯伊伯带边缘,但在它离去的方向,观测站捕捉到一片奇特星云,形状酷似展开的双臂。
人们说,那是宇宙在拥抱一个孤独的灵魂。
而在地球另一端,那位终端芯片中的操作员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段数据重构。
他凝视着眼前浮现的画面:林渊站在黑水晶城市崩塌的尽头,回头望来,嘴唇微动。
这一次,不只是声音清晰可闻,连影像也开始延展。
画面显示,林渊并未真正消散。
他在信念洪流中选择了逆行,主动坠入系统核心,用自己的意识作为引信,点燃了所有被压抑的情感程序。
那一刻,他不再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