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我们记住的只是几个名字,而真正照亮黑夜的,是那些连灰烬都不曾留下的身影。”
秋分时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沈砚“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教育奖”
。
颁奖典礼在巴黎举行,邀请他发表主旨演讲。
主办方建议他谈“跨文化传播”
或“非暴力抗争”
,他却只说了一句:
>“请允许我用五分钟,朗读一份名单。”
然后,他开始读那些《续灯谱》里的名字:吴小梅、林素娘、陈九娘、阿舟的父亲、食书的女孩、塞进墙缝藏书的老妇、雪夜背诵《灯火集》的少年、非洲的马库斯、新加坡的炊事员张有田……一共读了整整四分三十八秒,念完二百三十六个名字,最后一个音落下时,全场静默十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位德国记者事后写道:“那一刻,我明白了东方所说的‘慎终追远’??原来最深刻的教育,始于对亡者的尊重。”
归国途中,飞机穿越云层,阳光洒进舷窗。
阿舟坐在身旁,轻声问:“先生,您觉得这辈子,最值得的事是什么?”
沈砚望着窗外翻涌的白云,许久才答:
>“不是写了多少书,也不是得了多少名。
>是让我亲眼看见,一个孩子,能把别人心中的火,重新点燃。”
回到景阳书院,已是深秋。
梨叶尽落,枝干苍劲。
孩子们正在排练新编话剧《铁罐》,讲述“春汛密藏”
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扮演张有田,在剧终时面对观众说出最后一句台词:
>“你们记住的不是我,是我说过的那句话??书可焚,言不绝。”
台下,沈砚微微颔首,仿佛在回应某种跨越时空的承诺。
冬至那天,他突感不适,卧床不起。
医生诊断为肺疾复发,劝其静养。
他摇头拒绝,坚持每日听取学生汇报各地“共读会”
进展。
听说广西某村因集体学习《伪贤录》,成功揭露一起扶贫款挪用案,他竟挣扎着坐起,在纸上写下批示:“转告诸生:监督不是仇恨,而是爱的责任。”
腊月初八,天空放晴。
他让人将床榻抬至梨树下,说想看看太阳。
十几个孩子围坐在他身边,轮流朗读《灯火集》。
读到“防弊之道,始于童子疑心”
时,一个小女孩忽然举手:“先生,如果我发现老师造假怎么办?”
沈砚睁开眼,笑了笑:“那就站起来说。
不要怕,也不要恨。
你是帮他找回初心。”
午后,阳光暖得如同春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