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不死是不可能的。
所以,依他之见,了悟生死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就是要正视生之必死的事实,放下不死的幻想。
他比较赞赏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过一场,也就死而无憾了。
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时死,缘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
据说他曾患呕血之病,担心必死,便给自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人在家里藏一笔钱,怕贼偷走,整日提心吊胆,频频查看。
有一天携带着远行,回来发现,钱已不知丢失在途中何处了。
自己总担心死于呕血,而其实迟早要生个什么病死去,岂不和此人一样可笑?芽这么一想,就宽心了。
哲学箴言:既然死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都没有不死的灵药,何不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呢?
人生孰无死
佛教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呢?佛经上说:“须弥虽高广,终归于消灭;大海虽渊旷,时至还枯竭;日月虽明朗,不久即西没。”
这首偈说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无常变灭,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之水滚滚不断,是刹那不停地变化着。
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但是如《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所说:“始终相成,生灭相继,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人类是因生有死,死而又生,生而复死,死而再生,如同圆形之火轮一样,旋转不息,难办始终。
佛教对生死的看法,如同春去秋来,日升月坠那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所以当释尊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夫人惟一的儿子死了。
虽然儿子已埋葬多日,但是她仍然整日以泪洗面,悲伤不已。
“儿子是我惟一的寄托,惟一的依靠。
他离我而去,我再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一块去吧!”
她心里这样想着,连续四五天都茶饭不思。
释尊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位修行者赶到墓地来。
老夫人看见释尊。
忙向前施礼。
释尊满怀慈悲地问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芽”
“独生儿子弃我而去,但是,我对他的爱心却愈来愈炽烈,我总想自己也跟儿子一块离开人世算了。”
老夫人伤心地说。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
释尊说。
“佛陀啊,您认为能做得到吗?芽”
老夫人高声问佛,满怀希望地说。
只听释尊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
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未曾有过死人的家庭,否则,我作了法也没有效果。”
老夫人赶紧去找火,她站在街头,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芽”
“自从老祖宗以来,哪有不曾死过人的呢?”
大家回答她。
老夫人一连访问过几十户人家,所需要的火始终无法到手。
她终于无奈失望地回到释尊的面前说:“我出去找火了,就是找不到没有死过人的家庭,只能空手而归。”
“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