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动力小说】地址:https://www.dlchuwuqi.com
,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
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伤心,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
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
但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
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况却仍念念不忘执著于对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可见,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和虚幻的,芸芸众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白苦才是真实的恒在。
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作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
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史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哲学箴言: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此时不要惊慌失措、悲观失望,要坦然从容地去适应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实事,少发一点牢骚。
不因环境的逼迫而焦虑,不因理想的失落而迷茫,这样才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为自由和超然,从而超脱无边苦海。
人生在于充实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
人在不同的人生历程中对事物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体会。
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
同样,对人生也是,因处在不同阶段的人对人生有不一样的认识,从而有不一样的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充实人生历程的环节。
曾经,有个人他总埋怨生活的压力太大,生活的担子太重,他试图放下担子。
可是,他依然觉得很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听人说,山脚下有位哲人。
于是,他便去请教哲人。
哲人听完了他的故事,给了他一个空篓子,说:“背起这个篓子,朝山顶去。
可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样东西放进篓子里。
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
去吧!
去找寻你的答案吧!
……”
于是,年轻人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
背着一个空篓子,每走一步都从这世界上拾一样东西放进去。
刚上道,年轻人活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都一个一个扔进篓子里。
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
于是,年轻人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三分之一。
可是,空篓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
年轻人开始感到,担子在肩上压深了,而且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但年轻人很执著,年轻人会一如既往地走完全程的!
年轻人鼓励着自己。
不远了,已经不远了!
这两个三分之一的旅程确实是让年轻人吃尽了苦头。
年轻人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世界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
为了不让沉重的篓子变得更重,年轻人毅然放弃了这些,只是挑选了些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篓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